17Jun
2024

美日德如何管理燃气管道安全

发布日期:2024-06-17

美日德如何管理燃气管道安全


众所周知,城市燃气管道承担着为千家万户输送生产生活用气的重要任务。美国燃气产业发展已逾百年,燃气管道事故率相对较低。日本在2010年便提出“燃气零事故”的目标。德国近30年天然气管道事故率降低了90%。


本文以美国、日本及德国为例,深入介绍这些国家在燃气行业管理、政策标准制定、技术管理、预防举措、数据库建立等方面的做法,供参考借鉴。


监管体系

根据城市燃气安全情况提出针对性对策


美国燃气监管政策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制度和监管框架、透明的市场信息以及基于开放的准入和竞争体系。美国燃气管线管理体制基本架构分为政府和公司两个管理范围。一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燃气管线的规划与政策制定。美国油气管线的管理机构主要有: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美国交通部管线与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管线安全办公室、国土安全部联邦运输安全管理局、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二是管线公司层面的管理体制。美国多数管线公司是独立的管线运输服务公司,归私人所有,管线公司需要获得许可才能参与燃气的运输。管线建设项目必须提交建设申请,由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或州政府审批。


在燃气行业管理方面,日本政府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制定了《日本燃气事业法》,并不断修订,至今仍在使用。除政府法律之外,行业协会也发挥了较大作用。日本燃气协会(JGA)成立于1947年,职能涉及整合行业资源、制定行规行标、组织行业活动、提议行业政策,尤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监管作用。JGA能够根据日本城市燃气安全情况,提出针对性对策,在日本城市燃气安全管理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国实行严格监管以保证管道安全,通过立法明确保护目标、要求和各方责任,在管道建设和运营方面采用被广泛认可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德国供气供水技术协会颁布了技术管理体系指南,该指南结合最新法规标准要求,制定了系列工作指南、检查表和问卷调查表等工具,帮助企业开展自我评估和改进提升,消除管理漏洞,增强技术合规性,减少责任风险,尤其是管理高层的责任风险。在企业自我评估达标基础上,经专家审核合格后,颁发TSM(TechnicalSafetyManagement)证书。该证书5年换证一次,中间不需要定期内审、管理评审。取得TSM证书标志着企业管理符合法规要求,达到监管部门的期望。



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

为保证燃气工程安全和燃气设施的稳定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日本、德国是世界上燃气行业技术法规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其所建立的技术法规体系为保证燃气工程的安全和燃气设施的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法规是政府部门依据上位法,为了实施相关法律法规而制定的技术性规范,从其实施目的和构成地位来说,技术法规是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属性,与法律法规的效力相同。


美国交通部管线与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将组织制定发布的80多个标准和规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纳入联邦法规,确保了标准的执行。美国地下管线设施联盟邀请各相关单位进行讨论,根据历史经验制定行业操作标准,以便管线单位操作实施。美国标准开发组织每三年到五年更新和修订其发布的标准,以及时反映现代技术和最佳技术实践。


日本的燃气法规及标准体系分为法律、政令、省令和标准等。法律、政令有:《日本燃气事业法》《日本高压气体管理法及施行令》等。省令(约30个)有:《燃气设备技术标准省令》《液化气安全规则》等。标准(约30项)有:《球罐、卧罐、槽车标准》《管道、蒸发器、调压器标准》等。另外,一系列日本工业标准(JIS)和日本燃气协会(JGA)标准的制定,也为日本燃气技术法规体系中相关技术要求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德国天然气管道安全相关法规标准体系主要分为法律、条例、技术法规和标准等4个层级。在标准方面,有国家标准(DIN)、ISO标准、企业标准等,构成了完整的天然气管道标准体系,标准可操作性很强。另外,欧洲标准主要由德国标准和英国标准(BS)转化而成。因此,很多德国的管道标准已成为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标准国际化水平较高。


技术管理体系

运用体系化的管理工具提升管理效能,降低管理风险


美国管线行业协会发挥沟通协调作用,为相关单位搭建起信息交流渠道,并能够根据法律及行业操作标准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地下管线设施联盟等行业协会,制定标准规范为政府提供执法依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管线信息利用效率。另外,美国建有完善的管线信息系统。美国联邦管理法案明确规定,各单位在铺设管线时应使用示踪线或其他设备,以确保管线铺设后能对其进行有效定位。美国各管线管理单位均已建立了完善的管线管理系统,从中可以迅速并准确查到管线的位置、走向、埋深等信息。


日本在发生造成民众重大伤亡的燃气事故后,政府层面吸取教训完善燃气相关法规,企业层面积极研究能有效控制燃气爆炸事故的自动切断燃气表,目的在于实施自动切断,减少或防范各类燃气事故,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德国培育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技术服务公司,它们拥有世界顶级的管道内检测技术及清管技术,开发了漏磁、超声、涡流和电磁超声等系列内检测器,解决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管道内检测技术难题。近些年,Rosen公司还开发了定量管道风险评估模型(QPRAM)和资产完整性管理软件(ROAIMS),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在管道内检测数据分析、管道完整性数据管理方面的应用。通过数据对齐和深度挖掘,提高数据利用率和潜在价值,一方面可准确掌握管道本体的完整性状态,另一方面可提高管道风险评估的可靠性,为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另外,德国管道企业注重建立多体系融合管理体系,重实践、轻审核,运用体系化的管理工具提升管理效能,降低管理风险,保证安全、环保的目标得以实现。


预防第三方损坏措施

建立管道信息问询门户网站,用于施工前查询信息


2023年,在中国已明确原因的天然气管网事故中,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第三方施工破坏、管道腐蚀泄漏、地质灾害。其中,第三方施工破坏引发的事故占比最高,达85.2%,同比上升了近12%。


为了减少第三方开挖损坏给管道安全带来的风险,德国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统一的电力线路、油气管道、供水管道等管线地理信息登记制度,协调管道建设与城市规划需要,预防第三方损坏。


二是建立管道信息问询门户网站。德国于2016年建立首个免费管道信息门户网站,用于施工前查询周边的管道信息,预防第三方损坏。


三是开始研制“第三方损坏防护系统”,目的是研制基于物联网的第三方开挖报警器和安全联锁装置,在挖掘机或农用机械靠近管道时可发出警报,提醒机械操作员,在危急关头安全联锁装置可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防止进一步损坏,预防管道事故发生。


四是加强沟通、宣传和教育。一方面加强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增进互信,增强公众的风险意识。


建立管道失效事件数据库

相关数据为法规标准制修订、定量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地燃气公司的基础设施、安全运营、温室气体排放等情况了如指掌:美国交通部管线与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汇总各地燃气公司管道等基础设施数据,统计管道事故及泄漏情况;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城市燃气公司每周、每月、每年的天然气储存及供应相关信息;美国环境保护署统计城市燃气公司包括甲烷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数据完全对外公开透明,促进了高校、环保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在燃气输配相关的安全、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科学和政策研究,进一步保障了政府相关政策的科学性。


日本燃气协会一直在进行事故及灾害损失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并根据结果确定技术开发的方向、建立和完善安全标准、改进施工与维护方法,以及针对燃气设施和燃气具的安装与检查建立各种自愿资格认证制度,如JGA屋内管施工资格、指定燃气具安装工程监理许可证、燃气具安装资格和JGA用户燃气设备检查资格。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利用,提升安全水平。


德国从1978年开始建立了管道失效事件报告制度和管道失效数据库。欧洲、北美洲的一些国家都有管道失效事件报告制度,这些事故数据为法规标准制修订、定量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